截至4月28日記者發稿,A股已有17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25年一季報,涵蓋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7家城商行、8家農商行。其中,有15家上市銀行一季度投資收益同比正增長,4家同比增幅超過100%。
多家銀行投資收益大增
據記者梳理統計,上述一季度投資收益實現同比正增長的15家銀行中,光大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江陰銀行等4家投資收益增長較上年同期翻倍。其中,光大銀行的投資收益同比增幅最大,為302.96%。
光大銀行2025年一季報顯示,該行當期投資收益(按集團口徑)為72.1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17.90億元。從投資收益對營收的貢獻度來看,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收330.86億元,投資收益在營收中占比21.80%,較上年同期的5.19%有顯著提升。
上海銀行2025年一季報顯示,該行當期投資收益(按集團口徑)達到65.46億元,同比大增118.74%,在營收中占比接近50%。受投資收益等因素拉動,該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60%。2024年,該行投資收益同樣實現同比增長,增幅接近95%。
今年第一季度,江陰銀行投資收益同比大增143.55%至4.15億元,在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滑的情況下,投資收益有力支撐其營收增長。一季度,該行營收為11.27億元,同比增長6%。江陰銀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中解釋稱,投資收益同比大增“主要系當期債權投資處置收益增加所致”。
上市銀行投資收益主要來自債券投資、債權投資等金融資產交易。得益于去年債券市場整體行情向好,2024年全年,不少上市銀行的投資收益均取得可觀的增長,其中一批城商行、農商行投資收益同比增幅頗為亮眼。
據記者統計,截至4月28日記者發稿,已公布2024年度報告的36家上市銀行中,31家的投資收益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八成;其中3家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翻倍,均為農商行。
對此,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首先,2024年以來債券市場的上漲格局為銀行創造了有利的投資環境,債券投資收益成為重要增長點;其次,在凈息差持續收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部分上市銀行加大金融資產交易,增厚投資收益以彌補傳統收入缺口,進而支撐銀行整體營收;最后,部分上市銀行通過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強化專業投研體系建設,顯著提升了投資管理效能。
有銀行適時兌現前期收益
今年第一季度,盡管債市整體呈現震蕩調整,但從目前披露一季度業績的上市銀行來看,不少銀行的投資收益依舊十分亮眼。
“今年一季度,債券投資及相關處置收益繼續成為部分上市銀行投資收益的核心貢獻項。”劉有華對記者表示,受益于2024年債券市場的持續向好,銀行業整體積累了較為可觀的投資浮盈。今年以來,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的新形勢,部分銀行主動調整持倉策略,適時兌現前期收益以平滑季度業績波動。此外,債權投資結構性優化調整及戰略性金融資產處置,也成為部分銀行的投資收益的重要增量來源。
例如,光大銀行在一季報中表示,“本行持續加強宏觀形勢和政策研判,強化對債券組合的前瞻性、靈活性管理,做優做強主營投資業務,激發金融市場交易活力,促進金融市場投資交易業務提質增效。”
上海銀行在一季報中表示,該行“強化投研能力,加強對市場趨勢研判,動態優化投資組合與交易策略,穩定核心交易價值貢獻。”
重慶銀行2月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該行金融市場業務堅持穩健的發展策略,在債券投資方面,聚焦債券交易能力與投研能力建設,推動多品種債券交易,穩步提升收益貢獻度。從投資標的來看,以利率債和信用債為主;從久期來看,以3年期、5年期為主。
劉有華認為,展望未來,雖然面臨債券市場波動加劇、息差壓力持續等挑戰,但通過持續提升投研專業化水平、實施多元化資產配置策略,上市銀行仍將具備保持投資收益增長的潛力。這一增長態勢的可持續性,將取決于市場環境演變與銀行戰略調整能力的動態平衡。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