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后發現,不少人選擇通過調休或者請年假的方式錯峰出行,以獲得相對較低的出行價格和較好的旅行體驗。還有一部分旅客根據往年的經驗,期待臨近假期時能夠“撿漏”到低價機票。
游客反映:5月3日機票價格是1日的一半
在西安上班的張女士原計劃“五一”假期去海南三亞旅行,但在查詢了機票和酒店價格后,她最終決定放棄假期前期出發的計劃,而是改在假期中期出發,并請了3天年假,5月8日再返回。
“以機票為例,4月30日和5月1日從西安直飛三亞的單程機票價格基本在1000元,而我買5月3日的機票,不包含稅費的話只需要500多元,5月5日的返程機票價格超過1500元,到了5月8日只需要700多元。”張女士說,同時,她在三亞預訂了一間民宿,5月3日入住8日退房,平均每天的價格是450多元,如果5月1日入住5月5日退房,平均每天的房價則超過600元。
4月28日,西安一家航空公司機票銷售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票價格都是隨著旅客出行的熱度隨時調整的。一般來說,假期的機票肯定要高于往日。他們會根據往年的旅客量、今年該航線上的航班密度等來進行分析,然后制定一個價格,在銷售的過程中這個價格會上下浮動,整體來說變化可能不大。“但是如果遇到臨近出行航班機票仍銷售一般的話,有可能會出現小部分的價格下探。”
在遼寧大連上班的孫女士至今沒有決定“五一”假期去哪里玩,她一直在“蹲”節前可能出現價格“跳水”的機票。“我之前在春節假期時撿漏過一次從大連轉機去昆明的機票,所以我最近也一直在看,哪里的航班價格降下來就去哪里,實在沒有合適的就不出去了。”
據“去哪兒”數據顯示,機票價格與出行量成正比,5月5日的機票平均價格最高,其次是4月30日,節中5月3日的價格最低。
從客流上看,節前從4月29日開始快速增長,到4月30日達到節前高峰;節后從5月3日開始攀升,到5月5日達到節日期間最高峰。“去哪兒”平臺分析,由于不少人利用“五一”和年假結合,錯峰晚回,節后一周客流量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一直持續到5月11日,假期“長尾效應”明顯。
選擇錯峰的人越來越多
冷門、不擠、反向成搜索高頻詞
在四川成都上班的傅女士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就選擇前期在單位加班3天,然后調休到公休假期之后連休、再加一天年假,能夠一直從5月4日休息到5月11日。
“我們公司有調休的政策,我又不喜歡人多的時候出行,所以最近幾年長假,除了春節之外,我都會選擇進行調休來規劃自己的假期。”傅女士說。
相比飛機票,高鐵票的價格相對穩定,但在假期中間時段出行的購票難度卻大大減小。北京的鄭先生原本計劃“五一”去沈陽和大連旅行,但等他決定了行程并準備買票時,卻發現4月30日和5月1日從北京開往沈陽方向的高鐵均已無票。最終他也選擇請年假,5月3日出行。
據“去哪兒”大數據顯示,關于“五一”出行景區和入住酒店,搜索量最高的熱詞是“冷門”“不擠”“反向”。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