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對此表示,經過多年改革探索,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銀行業機構高效服務民營經濟,既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要求,也是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環節,更是推動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增加自身發展可持續性的重要來源。
倡議書指出,應“主動做好民營企業資金接續服務,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楊濤說,從規模來看,民營企業貸款近年來增長迅速,如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1.8萬億元,同比增速9.0%,較各項貸款增速高0.8個百分點。
“由于企業運營需要穩定供應的資金,企業續貸對于幫助企業維持資金鏈穩定、實現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許多民營企業應對外部風險沖擊的能力較弱,在發展中可能面臨續貸難題,從而影響持續發展能力。”楊濤認為,倡議書抓住了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的痛點之一,有助于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此外,倡議書在強調產品創新時,重點指出要對科技型民營企業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從2012年的2.8萬家增長至如今的42萬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同時,截至2024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批復建設124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備案的各類創新主體超19.3萬家,其中75%以上為民營企業。
楊濤稱,銀行業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這項重點工作時,亟待突破的著眼點是如何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的健康發展。倡議書圍繞相關焦點難點問題,也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指導建議。
據統計,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086.48萬戶,其中民營企業5554.23萬戶、個體工商戶12532.25萬戶。倡議書尤其強調應“聚焦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進一步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度”。
在楊濤看來,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關鍵在于服務好中小民營企業。當前中國普惠金融服務的諸多指標已經走到全球前列,但仍存在許多結構性矛盾。需持續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匹配度,避免過于強調規模的片面增長。
倡議書特別提到,“有效提升民營企業授信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合理滿足企業融資需求,避免出現過度融資,推動民營企業穩健發展”,也充分體現出落實中央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
銀行業服務民營企業并不能只關注供給側單向維度,也需從提升民營企業自身能力出發來著力。楊濤稱,因為在實踐中,貨幣與信貸供給暢通的難點已經不在于供給側,而是在經濟下行壓力的挑戰下,逐漸轉向企業與項目的需求側。
對此,倡議書指出,應“幫助民營企業優化內部治理結構,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恰恰抓住了新時期推動金融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環節,也有助于把視野拓寬到民營企業融資之外,致力于發揮金融機構的專業能力與資源統籌能力,努力為民營企業提高金融“有效需求”。
楊濤認為,綜合看,倡議書一方面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方向與政策重點,另一方面基于行業實際深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痛點,有助于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民營企業和各類非銀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實現協同發力、多方共贏。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楊濤:銀行業支持民營經濟需協同發力2025-04-11
- 粵東城際鐵路揭陽段首臺盾構機順利始發2025-04-11
- 南航廣州往返加德滿都航班每周增至11班2025-04-11
- 中意企業在港簽訂9艘高端船舶建造合同2025-04-11
- 定格時光 內蒙古泥塑匠人用泥巴講述中國故2025-04-11
- 譚鐵牛:GPT-5遲遲出不來說明蠻力發展不可2025-04-11
- 福建連城:“林藥”共生長 青山變“金山”2025-04-11
- 譚鐵牛:GPT-5遲遲出不來說明蠻力發展不可2025-04-11
- 天津布局創建上合組織口岸合作中心2025-04-11
- 青海第一長隧——互助北山特長隧道右洞貫通2025-04-11
- 天津布局創建上合組織口岸合作中心2025-04-11
- 廣鐵集團今起實施第二季度列車運行圖2025-04-11
- 愛達·魔都號青島“首秀”圓滿成功 始發母2025-04-11
- 譚鐵牛:GPT-5遲遲出不來說明蠻力發展不可2025-04-11
- 愛達·魔都號青島“首秀”圓滿成功 始發母2025-04-11
- 新疆果蔬出口再提速 烏魯木齊至阿拉木圖242025-04-11
- 浙企深耕東南亞市場 多元布局出海“新賽道2025-04-11
- A股“三連漲” 滬指重返3200點之上2025-04-11
- 浙企深耕東南亞市場 多元布局出海“新賽道2025-04-11
- 藍皮書:2025年廣東GDP總量預計增至15萬億2025-04-11
-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突2025-04-11
- 高效能低成本!中國團隊原創實現合成孔徑雷2025-04-11
- 2024年中國與上合組織各方貿易額達8900億美元2025-04-11
- 金融業進入“AI時刻” 專家料行業生態迎重塑2025-04-11
-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硅基勞動力”將在養2025-04-11
- 中國商務部:自貿試驗區內有關特殊監管區域2025-04-11
- 中國成為全球商業信心“穩定器”2025-04-11
- 中國商務部:自貿試驗區內有關特殊監管區域2025-04-11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一季度發電量創新高2025-04-11
-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硅基勞動力”將在養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