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記者 劉紫墨:給大家介紹一位我的探訪搭子,別看它個頭小,能耐很大,它能跑,能跳,關鍵時刻還能往回倒。
目前在深圳,機器人相關企業已經將近6萬家,每家企業都有專攻機器人不同器官的“硬核技術”,今天,我們一塊去瞧瞧。
第一站
咱先上才藝。機器人跳舞節奏快,還特別靈活和絲滑。
它只會跟著節奏跳嗎?當然不是,它還能跑步、前空翻。能實現從走到復雜運動的跨越,就因為這里極致把控的機器人“關節”技術,既穩又準。
眾擎聯合創始人兼市場負責人 姚淇元:機器人的靈活主要是看它的關節,這里面的驅動板,加上電機,這個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這么多關節當中,部署之后,通過強化學習,可以調配得非常靈活。
第二站
在這兒,我們一起來看看手的靈活度,我們共同挑戰把這四個燈泡全都擰亮。
我們習以為常的擰燈泡,對于機器人來說并不容易,抓取、旋轉,不僅要識別到拿取的是什么材質的物品,還要對使多大勁兒作出精準判斷。“眼明手準”,是如何做到的呢?
帕西尼感知科技聯合創始人 聶相如:目前我們的多維觸覺傳感器是包含15個維度的觸覺信息,每只多維觸覺靈巧手,已經搭載了超過1000多個的多維觸覺感知單元。
第三站
咱們打卡的是聽、說、讀、算樣樣精通的機器人,靠著具身智能技術,實現了手巧心也靈。
記者:請描述一下你面前的這位女士。
機器人:我面前的這位女士正在用麥克風講話,她穿著一件淺藍色襯衫,頭發是黑色的。她站在一個展示廳里,這個年輕人很有可能是一名新聞記者。
這幾站下來,讓我們感受到的是科技發展的速度。現在在深圳,還有著更多企業正在圍繞機器人的不同器官,開展著研發,向著自己的目標進軍。
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冷曉琨:目前目標就是今年能實現2000臺左右的產業化交付。
眾擎聯合創始人兼市場負責人 姚淇元:每一天的信心都在增長,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是蓬勃的、被激活的。我們現在在深圳的供應鏈的企業,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的時候,把這些能力集中在一起。我們離機器人變得越來越聰明,其實是越來越近的。
目前,深圳也是積極為科技企業找更多的場景,讓更多的產品、服務和技術能夠走進百姓的生活。可能將來,它會成為我們地鐵里的安檢助手,商場里的購物搭子,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全新的體驗。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