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全球利率上升和對經濟放緩的擔憂,令全球范圍內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快速駛向冰點。
但新加坡樓市依舊火熱,加息澆不滅買家的熱情,經濟放緩也阻擋不了他們的購房步伐。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周一的數據顯示,7月份,私人新住宅的購買量增至834套,與6月份售出的488套相比,增長了71%,成交量躍升至今年來的次高水平。
新加坡的低稅率和相對安全,以及超級富豪獲得永久居住權的快捷通道,都鞏固了這個城市國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其房地產行業也因此受到了廣泛追捧。
上月初,URA對二季度房價的快速估計顯示,新加坡私人住宅的整體價格指數比前一季度上升了3.2%,較今年一季度0.7%的增長大幅上升。
與此同時,新加坡的租房成本也在飆升。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對全球30個城市的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的房租飆升了8.5%,漲幅與紐約并列全球第一。
與新加坡形成反差,世界各地的“泡沫市場”已開始動搖
目前,美國房價降溫形勢已超越金融危機,加拿大房價已自4月份以來下跌13.3%,澳大利亞房價7月環比下降1.4%,韓國首爾房價創兩年來最大跌幅。
據英國房地產網站Rightmove,在經歷二十年的穩步飆升后,英國房價正在以兩年多來最快的速度下跌,更高的利率和對通脹危機的擔憂開始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壓力。
歐洲的寫字樓市場也正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形勢。
美國銀行的一項分析顯示,由于基準利率不斷上升,歐洲寫字樓業主的償債成本已自2007年以來首次超過了租金收入。
而這對于這些業主來說還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挑戰是,由于債券投資者越來越擔心房地產企業的信用可靠性,他們的融資成本被推高。
美銀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在英國上市的房地產企業的信貸利差增加了一倍,歐洲房企的信貸利差則增加了近兩倍。
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能否進行再融資,對于房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當買家們不得不為他們用于購買大樓的債務進行再融資時,這一挑戰可能會加劇。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