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8日發布數據稱,美國4月份失業率飆升至14.7%,非農部門就業市場減少2050萬個崗位。
美勞工部稱,就業數據的變化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防控措施對美國的影響。所有主要工業部門的工作崗位都急劇下降,尤其是休閑和酒店業。
美聯社稱,美國4月的失業率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自2018年金融危機后的幾乎所有就業增長都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消失。
就在今年2月,美國的失業率還處在50年來的低點3.5%,非農部門就業數連續113個月保持增長。3月份,美國失業率為4.4%。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13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來,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連續七周超過300萬。3月底的單周失業人數曾高達686.7萬人。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失業不到5周的人數增加了1070萬,達到1430萬,幾乎占失業總人數的2/3。
4月份,美國休閑和酒店業的就業人數銳減770萬,降幅達47%。這其中,餐飲和酒吧行業減崗550萬個,顯示出“居家令”等疫情隔離措施的顯著影響。
美國零售業的就業人數在4月份減少210萬。其中,裁員74萬的服裝及配件商店占比最高。過去5天內,美國克魯郵購公司(J.Crew)成為疫情中第一家申請破產的服裝零售企業。美國高端百貨商店內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此后也宣布破產。
為緩解疫情對經濟的沖擊,美國政府3月底以來已推出2.2萬億美元和4840億美元兩輪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在第一輪方案中,3500萬美元的小企業貸款項目不足兩周就因資金用罄而暫停,美國又在第二輪方案中追加了3100萬美元。
“對美國來說,一個關鍵問題是就業市場將何去何從。”路透社稱,這些黯淡的數據強化了分析師的預期,即全球經濟將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衰退中復蘇緩慢,令消費者支出、企業投資、貿易、生產率和樓市等一系列經濟數字雪上加霜。
盡管控制疫情和重啟經濟仍在激烈討論中,等到5月11日時,美國將有超過一半的州重新開放經濟。《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就業危機的長短將取決于疫情持續的時間,以及重啟經濟的速度。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算稱,美國失業率到2021年年底可能回落至9.5%。也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在樂觀的情況下,如果關閉工廠能迅速復工,也有可能到2021年年中把失業率壓至4%左右。但如果疫情反彈,“居家令”重新生效,美國明年的失業率仍將保持在兩位數。(完)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