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是廣西老牌工業城市,汽車、鋼鐵、機械“老三樣”是該市傳統支柱產業。當前,柳州市布局“人工智能+”,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
活動現場,廣西高端工程裝備實驗室揭牌,并集中簽約項目43個,投資總額337.7億元,包括一批重點合作類、產業類、場景類、科技類和金融類項目。
當前,產業智能化升級已成為大趨勢,多位行業權威專家對機械、鋼鐵、汽車傳統產業的轉型展開解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經濟師佘偉珍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推動機械工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超表示,隨著人工智能與鋼鐵生產深度融合,鋼鐵行業正加速形成“技術降本、智能增效”的創新范式。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車百智庫汽車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朱晉指出,我國汽車產業智能化正步入加速發展階段,以智能汽車為基礎的聚合智能產業也在加速落地。在AI技術驅動下,車網互動服務、數據與信息安全等極具價值的新興領域不斷涌現,核心技術已成為車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的關鍵要素。
圖為簽約現場。陳梅 攝
今年3月,廣西出臺《廣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創新為動力,以場景為牽引,以發展人工智能產品為重點,力爭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100個標志性智能產品,打造100個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在鋼鐵、汽車、機械、石化等行業打造一批工業垂直模型。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賢海華表示,將通過廳市聯動機制,在發展規劃編制、項目引進落地、企業培育壯大等方面對柳州開展精準指導。自治區層面將持續發揮新型工業化專項資金和政策優勢,全力支持柳州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智能終端等領域實現率先突破。
當天,柳州市還舉行“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實施工作啟動儀式。柳州以此為契機,推動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435家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全面實現人機物互聯互通,加速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