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設立,不僅在于倡導全民閱讀,更在于推動知識與智慧的深度交融。就金融行業而言,華夏理財以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創新之筆,用實踐書寫一本生動而豐富的“財富管理之書”。這些“篇章”既是對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也是“金融為民”初心的具象化表達,為投資者提供了兼具專業與溫度的價值讀本。
從養老金融與普惠金融的溫暖傳遞,到科技金融與數字金融的廣泛覆蓋,再到綠色金融的低碳引領,華夏理財的每一步都堅實而有力。
普惠金融滋養萬戶千家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普惠金融的重點領域和主要著力點,要求“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
“以前農民覺得理財‘高大上’,現在他們也能用閑錢賺收益,這就是金融的溫度。”
說到普惠金融,一位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感慨,作為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抓手,普惠金融滋養著廣大的中小微企業和普通百姓。在推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華夏理財致力于通過產品創新和數字化服務,讓理財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助力守護居民財富價值。
2024年,陜西某村莊的農戶王先生發現自家門口的小銀行多了一款名為“和美鄉村”的理財產品。他詢問得知,這款產品與農業生產時令緊密結合,不但貼合“三農”客戶差異化需求,還讓老百姓享受到普惠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即春耕時贖回資金購買種子,秋收后回籠資金進行理財。
理財服務提升的背后,源于每一次深入的調研和產品的打磨。在調研中華夏理財發現,縣域客戶資金使用的季節性特征明顯,傳統理財產品難以匹配“三農”客戶需求。為此,華夏理財推出“和美鄉村”惠農理財綜合服務方案,結合農時場景構建“現金+純債+債權”多元產品矩陣,覆蓋陜西、江蘇等地農商行。
通過“和美鄉村”惠農理財,華夏理財嘗試將普惠金融理念融入業務全流程,在投資目標設定、產品體系建設、產品研究開發、營銷宣傳推介、消保客服等各個環節踐行普惠金融理念。
與此同時,華夏理財將公益基因注入普惠金融實踐,在 “理財+X”產品創新計劃中推出“童心筑夢”為主題的公益理財產品。該產品采用“慈善+金融”的創新模式,使投資者在開展理財投資的同時,還能為公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養老金融守護幸福晚年
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來,養老金融受到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進入今年,養老金融不僅成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也在《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政策引導之下,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多元化的金融服務,讓他們在晚年能夠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是金融業一直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在養老金融領域,華夏理財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養老金融產品創新,為中老年客群提供了更多元化、個性化的理財選擇。
2024年,為切實提高中老年客群的服務水平,了解他們在理財投資中的痛點與難點,華夏理財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針對該年齡客群制定差異化服務方案。在深入了解中老年客群的資金流向和需求偏好的基礎上,華夏理財明確了中老年專屬理財產品的特色,從產品類型、投資期限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并持續推進中老年專屬產品在母行的常態化發行。同時,在服務端發揮機構特色,不斷探索“銀發族”專屬產品投教服務模式,推動與健康、養老照護等服務有效銜接,促進中國式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對于老年用戶對“存款保險”“理財風險”等概念認知薄弱的問題,華夏理財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多種新媒體平臺推出“銀發族理財防詐指南”等短視頻,以情景短劇、方言講解等形式軟化專業知識,投教累計覆蓋近29萬人次。同時,聯合社區開展“智慧養老課堂”線下活動,通過案例解析、互動答疑等方式增強老年人風險防范意識。
科技與數字金融助企紓困
2024年8月,總投資50億元的某先進半導體及傳感器項目在山東德州舉行了開工儀式。山東省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率先牽頭成立了專門的創業投資基金,為該項目落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資金支持。而在一個半月前,華夏理財剛剛向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了10億元級別的資金支持。
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華夏理財調研發現上述山東省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具有“資金需求大,投資周期長”等特點,立馬協調調動內部資源,結合客戶需求以及理財資金特性充分論證并設計交易方案,在短短的一個月左右時間,成功為該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大額度資金支持,助力其成立支持山東省內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投基金、產業基金和項目基金。
這只是華夏理財發展科技金融的一個縮影。據了解,針對科技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缺口大、配套資源不足等突出難題,華夏理財積極為企業引入長期穩定的股權資金,切實緩解企業發展的資金壓力,破解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同時,憑借母行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華夏理財為企業量身定制“投貸聯動”“投租聯動”等增值服務,幫助企業打通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積極搭建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對接平臺,全面整合金融資源優勢,協助企業實現供應鏈協同優化和產業生態完善,真正助力科技企業借助金融力量實現高質量發展。
綠色金融引領低碳發展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色金融是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華夏理財通過綠色債券、綠色非標債權、綠色股權等等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擦亮綠色生態底色。
以京津冀某大型鋼鐵企業為例,在捕捉到企業技改融資需求后,華夏理財組建專業團隊開展實地盡調,深入調研企業低碳轉型規劃及實施進展、生產狀況和資金需求等,為企業量身定制低碳轉型金融服務方案,并暢通綠色審批通道、提升服務效率,為企業提供非標債權融資6億元。在這一過程中,華夏理財將非標債權融資利率與企業低碳轉型目標掛鉤,可較好地衡量該企業低碳轉型的進程節點,對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有較強的意義。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華夏理財將繼續立足自身優勢,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大力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尤其是權益投研能力,穩步推動理財資金入市,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動力。